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国古代被誉为药王的人是谁?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2-08浏览:460
中国古代被誉为药王的人是孙思邈。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孙思邈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时至今日,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心态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暴饮暴食;气血应注意流通,不要懒惰呆滞不动;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等等。
扩展资料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伤寒禁忌十五条,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循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
《千金要方》三十卷,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书中内容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可谓是对唐代以前中医学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总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思邈 (唐代医药学家)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
相关推荐
- 立夏北京人吃什么
- 灰鲸鲸在肚子上钉珍珠做什么
- 美国队长的盾牌是啥?”美国队长“为何要送盾牌给小男孩?
- 有关莲的成语
- 《异界之星际争霸》txt全集下载
- 珍珠粉加乳液的功效与作用
- 张家界属于哪个省份 张家界简介
- 内蒙古工业大学的矿物加工工程在哪个校区,详细地址是什么
- 古代六艺御指什么
- 最细的砂纸是多少目?
- 发菜生长在哪里
- 细菌开会打一成语
- 东风风行菱智2.0耗油量是多少?
- 欧诗漫珍珠粉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功效和使用建议?
-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的地址和邮编
- 珍珠粉要混合乳液, 比例应该是什么样子
- 复习执业医师考试有哪些学习技巧?
- 电视卫星锅怎么安装
- 砂纸主要分为哪几类
- 细菌开会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