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是什么意思(孩子的人生不能剧透)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2-25浏览:456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希望孩子少走弯路,为此很多的家长都会规划孩子的成长路线,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 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 ,堪称对孩子未来生活的剧透 。
听上去好像很有趣,但实际上这种为孩子的人生提前剧透的做法,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有害无益的。
“我的人生不用你来剧透” 小刘就是这样的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他总是喜欢用自己的经验,给孩子画上成长的路标,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避免孩子走上弯路,但是孩子却为此感到非常的困扰。 直到某一次,小刘在家里看某侦探综艺的时候,原本沉浸在其中不断地猜测着凶手是谁,孩子刚巧看过这一期,知道凶手是谁,就走到爸爸身边说:“XX是凶手!” 感觉自己被剧透的小刘非常生气,突然发怒地和孩子大吵了一架,如果不是妈妈拦着,甚至可能对孩子动手。 而小刘的这种行为却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后来,小刘在和孩子说一件事要怎么怎么做,否则会有什么后果时,孩子却大声的回应道:“ 我也不想听你给我剧透。 ” 什么是对孩子人生的“剧透”? 可能说到电视节目的剧透,很多人都会煞有其事地想, 剧透简直就是最没有素质的行为 。
但是说到孩子的未来,每一个家长却觉得剧透孩子的未来是为了孩子好,这种想法也是让人难以理解。 父母用自己的经验去评判孩子的未来,给孩子定一个目标; 告诉孩子怎么样的发展才是最好的; 去反对孩子想法,或者规定孩子应该的做法; 其实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剧透了。 而且和电视剧的剧透还不一样,家长这种剧透的行为,谁也不能保证究竟是对是错。
如果是错误的,那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未来,还影响了家长在孩子心中的信任感。如果是错的,那也是剥夺了孩子自身经历的体验感。 孩子被“剧透”,人生就有了三种走向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活出自己的样子,但是一旦自己被“剧透”了,那么人生就会出现三种走向。
第一,即使成功也不是自己的人生 成年人应该都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 我的生活应该由我自己来做主 ,不管是对还是错,是成功亦或者失败,我们想要拥有的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而家长这种剧透未来的做法,也许能够给孩子带来成功,但是 这种成功却不能给孩子带来成就感 ,因为即使成功了,那也不是孩子自己做出的选择, 这样的成功不属于孩子自身。 第二,失败的结果,却要家长承担 正如家长的剧透成功与否,其实和孩子的关系并不大。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其后果其实都是来自于家长自身。 如果成功,那可能是皆大欢喜,而如果失败, 那后果可能就需要家长自己来承担了。 特别是这种搅乱孩子人生,带来的这种感觉,对家长来说应该都是无法接受的痛苦吧。 第三,孩子失败后也不会觉得自己有错 家长将孩子未来全盘剧透,对于孩子来说,在某件事上做出的选择就是家长做出的选择,那么失败的也是家长的问题。
长期下来 ,孩子会不自觉的把生活中遇到的错误,全部甩锅给家长。 即使失败,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那么自然, 失败之后也没有办法从某件事中汲取任何的经验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丝毫没有教育作用。 抛弃“剧透”,父母该这样做 聪明的家长从来不会想着剧透孩子的人生,给孩子的人生定向框架,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孩子自己决定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孩子和成年人也一样需要为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所以家长可以在旁观看,而不要无限度地插手孩子的生活,把很多事情让给孩子自己决定。不管是对是错, 在孩子做出决定之后,家长再给予自己的意见才是最好的。 二,把体验感还给孩子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孩子教育中都必须经过这些事件,也可以说这就是孩子成长中必要的磨练。
而这些经历中, 最重要的就是孩子亲身体验而得到的体验感 ,家长直接将结果剧透给孩子,会让孩子失去过程中带来的体验感,那事后的成就感,孩子自然也就感受不到了。 三,不去给孩子具体规划 让家长不要管孩子的任何决定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家长可以做到的是, 不要给孩子具体的规划 ,比如某件事你必须得这样做之类的。 这种具体的规划对于孩子的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过家长可以大方向地引导孩子,避免孩子走上弯路。
四,别用经验去否定孩子 很多时候,家长希望孩子不要走上错路,就总是用自己的经验去教育孩子,在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时,用自己的经验去否定孩子。 可能本质上,家长是不希望孩子做出错误的事情。但是这种否定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不好的。
不断地否定孩子,会让孩子恐惧于自己作出决定,对家长产生过分的依赖感 。 人生并不是电视剧,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 家长不要想着给孩子剧透孩子的人生、剧透孩子的未来,这并不是为了孩子好,只是为了满足家长,以过来人身份带来的优越感而已。 孩子需要挫折、需要磨难、也需要失败,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且成功的。 家长也许想着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不希望孩子再经历一遍,希望孩子能够一直是成功的、一直是快乐的,可是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不利的。
做出自己的选择,不管是对是错,孩子自己能够接受 ,这样孩子以后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也更加能够冷静的思考和做出正确的选择。 孩子的人生有错误的机会 孩子的人生并不是做学术,需要踩着前人的肩膀继续前行。 即便是做学术,也是允许后人对前人的论证提出质疑的。
家长在给孩子规划未来的时候,却丝毫没有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权利,用过来人的身份 ,不断地向孩子传达着,他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且不切实际,打压着孩子的自信心而不自知。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生,家长何必把全部的时间都放在给孩子规划未来上呢? 错误的选择不仅会招来孩子的埋怨、自己的愧疚,还会影响家庭的感情。 即使是成功的选择,孩子无法获得应有的成就感就算了,还可能在这样的长期习惯下,越来越依赖家长的判断,从而不敢做出自己的选择,一旦没有了家长的指引,人生只能变得一团糟。 没有家长能永远陪着孩子,那些认为自己可以给孩子规划未来的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当孩子习惯了家长在前的安排,放弃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之后,如果家长不在了,那么他们的人生要怎么办? 可能孩子的人生也随着家长的离开全部崩盘了吧。
这样的孩子真的是家长们想要的吗? 像是一只听话的机器人,被设定好自己的程序,不允许出现任何程序外的举动。 孩子不是机器人,家长也不是这个程序员,放过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让孩子自己思考,也是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