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作为管理者,你是如何向下属安排任务的?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2-27浏览:460


工作任务的安排与员工能力、管理者能力、任务目标有很大关系,作为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合理的利用员工资源,尽可能的配合、指导、监督员工按照规划完成预期目标,但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并没有固定的方法,需要随机应变。

能者多劳

作为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完成企业分配的工作任务,而在日常工作中,真正能够为企业创作价值的只是一小部分员工,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将其逐一分配给所有员工,分配过程中需遵循“能者多劳”的原则,让能力强的人攻坚,让能力差的人收尾,合理利用员工资源,尽可能的缩短工作任务周期,空出剩余时间进行“拾遗补漏”。

此外,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管理非常简单,实则不然,管理者采用“能者多劳”的前提是做到“三公(公平、公正、公开)”,让“能者”的付出得到与其相匹配的回报,员工坚信“多劳多得”,自然干劲十足,但如果做不到“三公”,所谓的“能者多劳”就是个笑话,任务分配不均,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员工都在混日子,而这已经不是任务分配的问题了,而是管理出了问题。

因材而用

在职场中有这样一句话:“员工可以慌,但管理者不能慌”,在分配工作任务时,员工因为缺乏应对经验,且在“利己思维”的驱动下,容易做出违背制度和原则的选择,而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对这类员工进行安抚,指导员工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和状态,此时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到“任务的紧急程度”,重要的事情现在做,谁能够完成;不重要的事情最后做,谁适合做。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也是“因材而用”的最完美体现。

很多职场人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为什么我的能力这么强,但却得不到嘉奖,反而是能力弱的他,却经常得到嘉奖?”其实问题就出在“因材而用”上,虽然某一名员工的能力很强,但不代表他就适合做某项工作,反而是那些能力相对较弱,但却有其他优点的员工更加适合做这项工作,如果管理者做不到“因材而用”,别说完成工作任务了,就是在工作过程中都会出现很多乱子。

直指目标

如果说“能者多劳”是让有能力的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因材而用”就是合理利用现有员工资源,而这一切最终都离不开“目标”,很多企业内都存在竞争,部门之间、团队之间、员工之间等等,这些竞争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在分配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竞争定性,必要确立最终的工作目标,竞争、工作的方法、手段都需要明确,如果偏离了最终的目标,那么工作任务的分配就是不合理的。

其实作为管理者,分配任务的方式和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恩威并施也好,奖惩并重也罢,在不违法、不违规的情况下,只要员工能够完成工作任务,那么这次任务的分配就是合理、正确的,而这就需要管理者有清醒的头脑,任何一次任务的分配,都要围绕最终目标展开。

结束语:做管理不能只管人,更不能只管事,必须结合企业的规章制度,因人而异、因材而用,以最终目标为导向,合理的利用现有员工资源,而在分配任务时是没有固定方法和套路的,只能结合任务目标,以及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分配,这对管理者是个考验,更是管理者能力的一种体现。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