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电喷摩托车时代已来,是惊喜还是陷阱?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2-07浏览:465
回顾摩托车的发展历史,从德国人戈特利伯·戴姆勒在1885年发明的第一辆摩托车到现在,摩托车已经来到来到人类身边100多年,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摩托车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的技术变革,才得到现在的鼎盛发展和技术成熟。我国自1955年开始生产的第一辆摩托车开始,发展到现在也已经历经几十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环保要求,电喷摩托车紧跟时代的脚步,从2019年7月1日起,只有配置电喷系统的摩托车才可以登记上牌和正常上路,这个政策标志着化油器摩托车已经走过了一个时代,电喷摩托车正式全面登陆,但是有很多老摩友却对电喷摩托车不感冒,毕竟接受新事物还是需要一点时间来过渡。那回到今天的主题,电喷摩托车的全面登陆,是一个惊喜呢,还是陷阱?
对于化油器的摩托车,老摩友都会非常熟悉,摩托车使用一个小小的化油器调校好,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油气混合比例,结构简单,维护维修也容易,价格也低廉,。精度高的化油器,调校好了以后,油耗方面也会控制得很好。所以化油器结构简单(其实内部原理挺复杂的),稳定性非常高,后期基本不需要维护,使用寿命非常长,多数时候可以做到与车同寿甚至比车更长寿,也正是如此,化油器摩托车深得众多摩友的喜爱,拥有众多忠实拥趸,甚至现在全面进入到电喷时代,还是有很多小伙伴对这个小小的化油器依依不舍。
来到电喷摩托车,相对于化油器摩托车就复杂得多了。简单可以理解为,化油器车是被动供油系统,而电喷车是主动供油系统,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但是实现这样的功能和使得车辆平稳行驶以及优化发动机性能时,我们要做的东西就多了。电喷系统,通常情况需要安装众多的零部件配合才可以正常运行,通常会包含汽油泵、节气门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排气温度传感器、氧含量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然后ECU通过这些传感器测试出来的发动机数据,再按照预设的控制程序发出喷油指令,使得发动机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获得最好的油气混合气比列,同时,一些功能强大的ECU还可以学习和分析不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和分析不断优化控制程序,以适应每个小伙伴的驾驶习惯,获得更好地驾驶体验。
所以,电喷车相对于化油器车会先进得多,但是因为电喷系统涉及到的软硬件比较大,这些软硬件的配套生产,也注定了电喷系统在价格上会比化油器系统高很多,而且一旦出现异常,它的维护维修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会比较高,通常都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成本相对比较高。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老摩友还是比较喜欢化油器车的重要原因,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电喷系统这么复杂,那它有什么优势呢?为什么政策上会主力推进这个东西的应用呢?电喷系统根据发动机实际运行状况主动控制喷油量(控制油气混合比),它对喷油量的控制精准、雾化效果更好,使得发动机运行时油气燃烧效果更好,更充分,随之而来的是燃油效率提高(节省燃油),废气排放更清洁(更环保),同时低温启动性能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也有很多的小伙伴担心,由于电喷系统复杂,涉及到的软硬件众多,稳定性会不会大大的降低、故障率会不会很高,这样对用车成本、出行都将会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里我觉得小伙伴们不需要过分担心,早在多年前,汽车已经实行电喷系统,这早已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东西了。当然,对于摩托车来说,它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相信这是一个科技进步的产物,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并变得更好。
所以,我相信全面电喷摩托车的到来,会是一个惊喜,而不是陷阱,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