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纵穿潍坊南北的三大河流

作者:烟栀发布时间:2023-03-04浏览:463


潍坊位于山东内陆和沿海结合部,面向中国最大的内海-渤海,拥有北部海岸线140公里,主要的三大河流是白浪河、弥河、潍河。

白浪河也称为潍坊的母亲河,纵穿潍坊中部并穿过市区,北流入海,为市区提供了丰沛的水资源。

白浪河发源于昌乐县北鄌郚镇打鼓山,在昌乐县境内,干流经北鄌郚、鄌郚、北展、大宅科、马宋、河头、崔家庄等乡(镇),曲折东流,入潍城区。于寒亭央子镇入北部与弥河汇流入渤海莱州湾,长127公里,流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白浪河潍城以下建有堤防,全长88.5公里。

白浪河是 历史 上多灾河道。1730年(清雍正八年)农历六月二十日,水涨与潍县城墙中部平,城墙倒塌400余米。1914年7月19日洪峰流量达2060立方米每秒,东堤决口7处,淹地10余万亩。建国前,每到汛期,泛滥成灾,下游村庄一年中只收一季小麦,俗称“一麦田”,生产低下,群众生活极为贫困。建国后,对白浪河进行了数次较大规模治理,在中上游建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及小型水库29座。白浪河大型水库以下河道上建拦河闸坝9座,同时疏通弯曲的河道。至此白浪河开始造福于民。

弥河这条位于潍坊西部的大河,一直是青州、寿光农业区的重要灌溉来源。

弥河发源于临朐沂山西麓,流经临朐、青州、寿光,在寿光广陵乡南半截河村,分为3股入渤海。弥河主河道东北流,至寒亭区央子港与白浪河汇合入海(河口段也称新弥河)。其余两股为弥河入海岔流,均由南半截河村北流入海,河长206公里,流域面积3847.5平方公里。

弥河上游是山东省的暴雨中心,清朝、民国时期,弥河经常泛滥成灾。遇夏秋之际连日阴雨,洪水溢出河床,弥望无际,因此而得名。新中国建立后,拦河修建大小水库18座,使洪水得以控制,且变害为利,但涝灾仍有发生。

潍河纵穿潍坊东部,可谓是源远流长,河长233公里,流域面积64493.2平方公里,南源发源于日照,一路北上,纵穿潍坊。

潍河有二源:北源为箕山河,发源于沂水县官庄乡箕山西麓宝山坡村西北,为潍河正源,曲折东南流至莒县库山村南与南源汇合。 南源亦名石河,发源于莒县龙王庙乡大沈庄村西北屋山,蜿蜒南流,到库山乡源河村 转向东北流,左会北源。两源汇合后又东南流,至五莲县管帅镇,屈而东北流,经过墙夼水库,至诸城北转向北流,经峡山水库,又北流经高密、安丘、坊子、昌邑等县 区,于昌邑下营镇北注入渤海。

潍河中上游山地区,易发生大暴雨洪水,建国以来,以1974年洪水为最大。该年8月13日,流域中上游普降暴雨,在安丘南部山地区石埠子水文站,日雨量达466.2毫 米,山洪暴涨。由于水库拦洪蓄水,洪峰流量大为削减,大大减轻了下游洪水灾害。 据估算,倘无各水库层层拦蓄,峡山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4210平方公里)将出现特大洪水,洪峰流量可达15800立方米/秒,对下游造成极大的威胁。

潍河在中国算不上是名川大河,但它在山东的文化史上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寒亭前埠下后李文化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证明潍河流域是古老东夷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还造就了山东第一大水库-峡山水库。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