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菌核病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2-05-11浏览:485
樱桃菌核病(YangtaoSclerotiniarot)是一种常见的花和果实的害虫。
症状
雄花受害(猕猴桃雌雄异株花果)最初为水浸状,后变软,继之成簇衰亡凋残,干缩成褐色块状。雌花受害后花蕾变褐,枯萎,无法开放。雨季时,病体部长出现白色霉变。水果受害,初期呈水渍状褪绿斑,病部凹陷,逐渐变软腐烂。这些果实不耐贮运,容易腐烂。发病严重的田间果实,一般都先后脱落;少数果实因果肉腐烂,皮破裂,腐烂汁溢而僵缩;后期,发病果皮表面出现不规则的黑色菌核粒。
病因
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是一种核盘菌,它是一种子囊真菌。细菌不产生孢子,由菌丝聚集形成菌核。菌核黑褐色,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大小为1~5毫米,抗逆性强,不惧怕低温温和干燥,能在土壤中存活数百天。菌核抽水萌发,长出高脚酒杯状子囊圆盘。子囊圆盘,直径在0.3~0.5(mm),呈浅赤褐色,盘盘呈密生网状排列。子囊棒状或筒状,直径104~148×7.9×10.1(μm)。其中8个囊孢子,单列生长,无色单胞,椭圆形,大小7.8~11.2×4.1~7.8(μm)。
传染途径和发病情况
奇异桃菌核病,是南方雨季常见的病害之一。这种细菌可以寄生70多种植物,包括油菜,茄子,西红柿,生菜,辣椒,土豆,三叶草。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附着在病残组织上,翌年春猕猴桃始花期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状、射出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为害花器。少数未发芽的菌核可在土壤中不断发芽,侵染生长中的果实,造成果腐。在20~24℃和85~9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发病较快。
预防方法
冬季修剪、清园、施肥后,将表土翻埋10~15cm,使表菌核埋在土中的深度不会被土壤中的细菌感染。
使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粉剂,40%菌核净,50%扑海因,50%速克灵可湿粉剂1000倍液,在初发期及前期喷洒2次,防效良好。
相关推荐
- 光大银行信用卡未激活如何注销如何注销未激活的光大信用卡
- 信用卡消费的误区信用卡消费的误区有哪些
- 酒的有效期是多久酒的有效期有多长时间
- 国槐槐蚜防治国槐槐蚜防治方法
- 江苏手机银行的转账限额是多少江苏手机银行的转账限额
- 流苏褐斑病流苏褐斑病症状
- 怎么样知道什么卡才适合自己怎么样知道什么信用卡才适合自己
- 杜鹃常见病虫害杜鹃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 如何储存酒酒怎么储存
- 信用卡怎么安全刷卡消费信用卡安全刷卡消费的方法
- 日常中使用信用卡的4大误区使用信用卡的4大误区
- 中国十大白酒排行榜前十名
- 信用卡为什么会出现资金异常流动的情况信用卡出现资金异常流动是为什么
- 光大银行信用卡额度怎么提升光大信用卡提额方式
- 观照酱酒的产品特点
- 申请信用卡的小技巧申请信用卡的小技巧有哪些
- 解除银行卡资金冻结该怎么做银行卡资金解冻的方法有哪些
- 有哪些100左右的低档好酒100左右的低档好酒有哪几款
- 警方冻结银行卡多久才解冻警方冻结的银行卡解冻时间是多久
- 怎样才可以申请民生银行信用卡民生银行信用卡申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