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控课堂节奏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3-06浏览:458
个人认为,课堂节奏是指教师讲课时语速的快慢和停顿时间的长短。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老师对课堂节奏的调控。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调控课堂的节奏呢? 一、语速适中,节奏感强。 由于性格、年龄、性别的差异,教师在授课时的课堂节奏也不同。一些年轻且性格外向的教师,平时授课时语速快,声音也洪亮。学生听这样的老师讲课会感觉精神亢奋,注意力也集中。而一些性格内向、年龄偏大的教师则喜欢慢节奏讲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很难提起精神。听着听着会不自觉走神,甚至根本不听老师的课。有的玩手中的笔,有的在本子上画小人,有的干脆睡觉。即使强打精神想听课,也会感到昏昏欲睡。教师授课时语速一定要适中,语速过快,学生的思维就会和老师的授课脱节,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语速过慢,会觉得枯燥无味,没有耐心听下去。 二、授课内容难宜适度,讲练巧妙结合。 一堂课节奏的快慢不光要看老师的语速,还应该看老师授课内容的难宜。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授课内容一定要难易适度。内容过于繁杂,学生会觉得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而放弃。过于简单,又会让先生觉得索然无味。过难的内容,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铺垫,使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另外,教师授课一定要精讲多练,切忌“满堂灌”和拖堂。当下课铃声敲响时,学生的心早已飞出了课堂,如果此时你还在那里侃侃而谈,学生就会感到厌烦,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因此,不管自己是否讲授完毕,都应该果断停止授课,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这样,孩子们心情才会舒畅,下节课才能精神充沛。做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时间观念,讲课时一定要心中有数,该讲哪些内容,该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应该巧妙安排。力争在课内完成教学任务。确实没有完成的,应该分两个课时,或三个课时完成。不必拘泥于教参和自己的教案。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牢记“教师应该把课备在心中,让自己左右教参,而不能让教参左右自己。教参永远为教学服务,是一种工具,是可以改变的。” 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把爱洒向孩子们的心田。 一些教师震慑学生,在课堂之上,他们威严有加,缺少温情。在这样的课堂之上,学生的心情是郁闷的,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而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在课堂之上会营造一种轻松地学习氛围,用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思维敏捷,踊跃发言,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这样的课堂节奏是强而有力的,学生的学习是轻松而愉快的,教学效果自然提高。 课堂调控的方法很多,靠老师动动脑筋,努力创造。但课堂节奏的调控非一夕一朝之功,它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探索和积累。只要能掌握课堂调控的技巧,课一定会上得精彩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