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盈余公积是什么?
作者:浮生发布时间:2023-02-14浏览:456
盈余公积是什么意思?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如购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理发室等方面的支出。现行制度规定,公司制企业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一是法定盈余公积。公司制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非公司制企业也可按照超过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公积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是公司制企业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公积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企业自得提取。企业提取盈余公积主要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用于弥补亏损。二转增资本。
什么是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公司法中的"公司的财务会计"这一条中的利润分配中明确规定:公司必须要提取的是法定盈余公积,而任余盈余公积则是由企业的权力机构自行决定是否提取的.另外公司要按公司税后利润的百分之十来提取.并且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超过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所以根据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公司法是要求所有按公司法规定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要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因为这是一项强制性的制度.但是在目前来看很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其实并不愿意提取这项公积金,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多私营公司老板并没有长期经营下去的意图,一般是开了两三年以后就废页了,然后再去重新登记设立一个新企业,所以这种短期意识造成了很多公司都不提取盈余公积.目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只有上市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一些知名的外商投资企业才会计提的.所以如果您公司要想提取的话,还要与老板进行沟通,并要说明这是公司法明文规定必须要提取的.
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盈余公积金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盈余公积金主要用来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和转增资本。
法定、盈余公积金到底是什么?
法定公积金是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提取的。比如一个公司税后利润是100万,其中必须有10万留下来作为法定公积金,不能随意动用,主要用来弥补以后年度亏损和转增资本等。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不再提。比如公司每年税后利润100万,注册资本30万,那么1-3年每年题取10万法定公积金,第4年开始可以提也可以不再提取。
盈余公积的概念比法定公积金的概念大。它主要包括了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比如一个公司税后利润是100万,其中必须有10万留下来作为法定公积金,另外公司还可以自己决定留下20万作为任意公积。这留下来的30万都叫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作用各是什么?
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盈余骇积按其用途,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法定盈余公积在其累计提取额未达到注册资本50%时,均按税后利润10%提取,公益金按5%-10%提取。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盈余公积的用途,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弥补亏损
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应由企业自行弥补。弥补渠道有三种:
(1)以前年度税前利润。
(2)以后年度税后利润。
(3)盈余公积金。
(二)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或者转增资本金
转增资本后,所留有的该资本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三)分配股利
原则上企业当年没有利润,不得分配股利,如为了维护企业信誉,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该项公积金仍有结余。
(2)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时,股利率不能太高,不得超过股票面值的6%。
(3)分配股利后,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提取出法定盈余公积金主要用来做什么?
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如购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理发室等方面的支出。现行制度规定,公司制企业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盈余公积的用途及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它的提取比例一般为净利润的10%,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用途:1.弥补公司亏损2.扩大公司生产经营3.转增公司资本(转增时所留存的该科目余额不得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法定公益金和法定盈余公积区别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定盈余公积另一种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它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也可用于企业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企业在计提了法定盈余公积之后,还可以根据企业政策的需要计提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的用途与法定盈余公积相同。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计提后者则由企业自行决定提取。法定公益金,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公益金。用于购建集体福利设施。注:2006年公司法修改后,法定公益金已经取消,改为任意公积金的内容公司法167条3款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后,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会决议,还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用途:弥补亏损转增资本企业扩大再生产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任意盈余公积用途:如上,也可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建设。正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企业当年既没有盈利也有没亏损,但企业年初的未分配利润数是1000万,无其他转入,该企业在当年提取了法定盈余公积100万和法定公益金80万(该企业按8%提取法定公益金)。此做法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的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二)提取法定公益金。……”基于上述条款,该企业财务人员的结论如下:首先,企业根据其当年是亏损还是盈利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则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应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其他转入,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后的余额(企业亏损当年在五年补亏期内,应由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否则就只能由税后利润弥补)如果企业以前年度有盈利,即企业有年初未分配净利润,则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应该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的利润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其次,企业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后,按规定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由于本企业当年既无盈利也无亏损,表面上不属于上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因此既可以按照亏损情况处理(亏损为零,减去零),也可按照盈利情况处理(盈利为零,加上零)。故企业应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就应该是对年初未分配的利润1000万加零或减零,即以1000万为基数分别按10%和8%提取本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那么,该企业这样做是否正确呢?表面上看,他们的这项会计处理有理有据,但如果企业在某一盈利年度后的每年都是不盈利也不亏损(暂且不论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何等渺茫),每年也不分配利润,但每年都从年初未分配利润中提取法定
提取盈余公积是什么意思?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这笔处理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的调整处理,也就是将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的过程,盈余公积分为两部分,一是法定盈余公积,另一部分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是法律规定,企业应当在以净利润的10%来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是为了防止企业过度的分配红利,而使企业缺失必须的发展与维持正常经营的资金支持,也为了保护有关债权人与企业职工的利益等方面的权益,而规定的强制性的手段。任意盈余公积是企业自主决定或确认应计提额。
以上分录的意思,就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减少,同时增加了企业的盈余公积,也就是说,企业将一部分未分配利润转到了盈余公积中了,这就是计提盈余公积的涵义与处理。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什么时候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不是公司章程规定的,是公司法规定的,否则也不叫法定了
税后利润要取决于所得税多少,所得税申报和交纳完成后,应该就能提法定盈余了
一般来说,董事会通过利润分配方案,就能提法定盈余了,因为股东大会是无权否定法定盈余提取的,而现金或者股票红利股东大会是有权更改的
在会计期后事项处理中,法定盈余是属于调整事项,而现金或者股票红利是属于非调整事项处理的
法定盈余公积在借方说明什么
核算盈余公积时,应设置“盈余公积” 账户,明细账户有“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该账户贷方登记盈余公积的提取数,借方登记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数,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盈余公积的期末结存状况。
这个账户其余额拥有在贷方,不可能在借方,如果在借方,账务处理错误。但其借方发生额反映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数等
法定公积金与法定盈余公积一样吗
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法定公积金对应任意公积金,是以公积金的提留是否为法律所强制作的分类
此外还有一种分类,即按照公积金的来源分类,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锭盈余公积金又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