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古代的三班六房指什么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2-06-14浏览:485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三班六房是明清时代府州县吏役的总称。班房又是“三班六房”的简称。这里也昭示了封建社会无处不在的森严等级。它即是政治的体现,也是思想文化的潮流。

  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户房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房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房掌军政;刑房掌刑法、狱讼等;工房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县衙六房与中央六部相对应,其首领由县令指派小官吏担任,称书吏或承发吏,直接对县令负责。六房又依纵横分为左右列和前后行。纵排是左列吏、户、礼三房,右列兵、刑、工三房;横排是吏、兵二房为前行,户、刑二房为中行,礼、工二房为后行。

  “三班六房”始于明清。因为“三班六房”都是国家的权力机构,也是统治者欺压普通百姓的工具,对普通百姓而言,只要一沾上和“三班六房”有牵连的事,轻则锒铛入狱,重则送掉性命,甚至祸连九族。因此,人们便把三班六房合起来简称“班房”,借代监狱,坐班房也就成了坐牢的代称。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