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月字的由来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2-06-24浏览:478


  月,象形字。甲骨文像半月之形,因为月亮缺时多圆时少,所以表示“月亮”之意,有时与“夕”混同。甲骨文:“三日乙酉夕,月有食。”是其本义。“月”字到了金文阶段,月牙的轮廓开始变样,“月”字里面多了一点。金文等一脉相承,但是至小篆字形有讹变,篆文文字化。演变为隶书阶段,“月”字在形体、笔画上,没有半点月牙的影迹。隶变为“楷化”定了型,之后楷书写作“月”。

  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中国的象形文字是华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文字。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