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出自?

作者:浮生发布时间:2023-02-02浏览:458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出自陈毅的古诗作品《梅岭三章》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注释】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这里指当时的国内革命战争。

诸君:这里是各位同志的意思。诸,许多、各位。君,对人的尊称。

【译文】

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仗了,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一定要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

【鉴赏】

第二首“南国烽烟正十年”,是抒写壮志未酬,死难瞑目的情怀,以及对战友满怀激情的鼓励。“此头须向国门悬”句,化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中伍子胥的故事,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接下来两句文气渐缓。结句“捷报飞来当纸钱”尤为精绝,不仅与上首诗紧密呼应,而且从这一出人意表的想象中,透露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临危之际,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宋人陆游放翁在临终之际,给他的子女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绝笔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如以此与陈毅的这首诗相比,则陆游虽对国家的统一表示坚信不移,但细味诗意却悲而不壮。陈诗则于抑扬跌宕中尤显其悲壮,感人至深。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