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接触氟化钾之后有什么紧急处理方法?

作者:山水闲人发布时间:2023-02-14浏览:462


健康危害:该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皮肤组织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有害燃烧产物:氟化氢。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灭火。用雾状水驱散烟雾与刺激性气体。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乳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