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古代我国的算盘和称为什么都是十六进制的?

作者:烟栀发布时间:2023-02-03浏览:456


我国古代计算重量时采用的是“16两制”即一斤等于十六两。因为算盘只便于十进位,而十六两秤是以16两进为1斤的,用珠算只得改为十进位才方便。

1958年我国开始实施衡器计量改革,六十年代还有部分使用十六两秤的,到七十年代以后普遍使用十两秤。

扩展资料: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秦始皇统一后用小篆),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

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