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君子谋事,成于密,败于泄——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2-06浏览:457


谋成于密而败于泄,三军之事莫重于密。(明·揭暄).

谋事成于严格的保密,失败于泄密.(让对手有所防犯,或捷足先登.自己错失良机)

揭暄(1613~1695),字子宣,号韦纶,别名半斋。清广昌盱江镇人(现江西广昌人)。著名的古天文学家.少有奇气,喜论兵,为明朝县学“诸生”时,诸子、诗赋、数术、天文、军事,岐黄等无所不涉,时人以“才品兼优,德学并茂”称之。

清顺治二年(1645),江南抗清义军纷起。在嘉定义军先后三次遭清兵镇压,死伤数万人(史称“嘉定三屠”)后,更激起汉、满民族矛盾。揭暄与其父衷熙、好友何三省(明广东提学使)、骆而翔(明顺庆府推官)举义兵,在闽、赣边境的建宁、广昌、长汀一带抗击清兵,与南明兵部侍郎揭重熙领导的抗清大军互为犄角之势。三年,揭暄所部归明唐王朱聿键节制。他向唐王上言天时、地势、人事及攻守战御机要等策被采纳。一年后,调为宣谕使吴炳副手,前往江西安抚阎罗总诸营,到瑞金时闻父殉难,悲痛而归。此后遂隐居不仕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