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作者:烟栀发布时间:2023-03-12浏览:463


时间一晃而过,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在整个复习阶段, 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练习,充分利用教材,以课文为主,一是通过复习,对字词句的掌握,对课文的熟记,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通过复习,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练的技能。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复习要点 前一段时间已经进行了汉语拼音,生字词语,句型句式的复习与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跟着老师有序地复习,掌握得也不错。通过练习,仍有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后期还要进行个别的指导。

同时将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复习:
(一)阅读 主要是:能准确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1.课内阅读落实背诵和默写 (1)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检查、相互检查,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或中心词句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背诵与默写要使学生基本做到人人过关。

(2)配合单元的阅读重点片断,在每个知识点上多下点工夫;
2.课外阅读 (1)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回答问题,特别是回答问题句子要完整; (2)引导学生作答“谈体会”一类的题目; (3)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体会 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并能就某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想法; (4)《新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即便没有读,也要让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
(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促进社会交往,实现人际沟通具有重要意义。在复习中要做到:
1.梳理十
一.十二册的口语交际内容;
2.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听;引导学生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倾听,以保证顺利完成试卷当中的语文听力题目;
3.复习时, 参考《试题》中“口语交际”的内容,也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三)古诗词、名言警句等 厚积才能薄发。在小学阶段,积累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古诗词,更是重要的一个内容。

我们要求:
1.《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古诗必须熟练掌握,并能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其中名句要会默写,会运用;
3.掌握常见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并能适当运用;
4.掌握不同方面的名人名言,特别是关于读书的、惜时的、友情的等;
(四)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机密结合。具体要求是:
1.能利用图书、 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活动,对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 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组织讨论、演讲,学习辨别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习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 作文、续写等。

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指导重点是:命题 作文中的“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 作文中的“围绕中心,重点发散”训练;应用文中的“格式”训练。 在复习的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调整复习计划。

因为复习中,有时会碰到事先没有料想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复习计划制定好了不是一成不变的、更加不能机械执行,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及时的适当调整,学生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目标,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乐于复习、勇于复习、勤于复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64人。这个班级是我从三年级带到了今年六年级,是个师生都相互了解的班级,是个很有凝聚力的班级。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平时喜爱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

但是,由于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没有学习兴趣,还需要老师加强管理,培养兴趣,争取这部分学生成绩能有所提高。新学期中,一方面要加强“双基”训练,一方面着重阅读和 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 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至4 篇,共25 篇。

此外,每单元安排了习作一 篇,共7 篇;安排“练习”一个,共7个。继续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承接前10册“习惯 篇”的内容,继续安排了“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项习惯培养。


2.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5 篇,其中韵文3 篇、自读课文1 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共分7个主题单元,依次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课文语言规范, 篇幅适当,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

插图新颖精美,富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每 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用钢笔描红,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意在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

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能力。四是阅读训练,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相机安排的“小练笔”。 本册课本仍然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

要求学生能识会写的生字,排印在田字格内;排在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需学生认识,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了推荐一本好书的内容。本册推荐的是《鲁滨孙漂流记》,放在“我读书,我快乐”栏目中作专题介绍。

意在激发阅读兴趣,真正做到“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关于习作 本册课文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每课�。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