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为什么城镇化会低于工业化率?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2-07浏览:456


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有所加速,城镇化率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到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218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6.59%。从历史看,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使得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以加快,然而,在一些错误的发展理念、错误的政策和制度安排的作用下,我国的城市化率却也是一波三折,远远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化会滞后许多?这要从三个阶段来寻找答案: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1978年,此阶段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第二个阶段是1979-1995年,此阶段我国的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然而,主导工业化进程的是乡镇企业的发展;第三阶段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第一推手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抑制。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和土地制度所造成的路径依赖固化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