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56个民族的春节习俗

作者:晨曦发布时间:2023-02-11浏览:462


1.汉族初一吃饺子、放鞭炮,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2.鄂伦春族除夕,全家晚餐,青年人叩头请安;午夜,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拜年请安,跳转圈集体舞。

3.赫哲族除夕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妇女儿童穿新装拜年,“鱼宴”待客;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

4.蒙古族除夕吃“手把肉”示团圆,初一凌晨晚辈敬“辞岁酒”,五更吃饺子、放鞭炮。青年男女跨马骑串蒙古包,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赛马。5.纳西族正月新春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6.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7.彝族春节期间跳“阿细跳月”。年初一取水做饭由男子承担。8.苗族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唱《开春歌》。

9.白族除夕互拜、赠送礼品,守夜,男女青年争先挑水。清晨,喝糖水,游名胜,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10.壮族除夕,燃 “迎新火”守岁。

子时焚香点烛,上供,放鞭炮;妇女河边打"新水",讨吉利;男人提灯笼奔庙社烧香化纸。11.赫哲族除夕夜家家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大年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12.京族初一井边烧拜,叫“买新水”,妇女初一天不亮就从河里背回“吉祥水”。

13.羌族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喝咂酒,最长者唱《开坛词》。14.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双方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15.斡尔族初一,烧香祭拜,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水饺,穿新衣,各种娱乐。

16.拉祜族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17.基诺族过年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但没有统一的日期,各村寨在一月份择日过节。节日前,家家户户都要酿酒、杀猪宰牛,准备丰盛的食品,并邀请附近村寨的亲戚朋友前来欢度新年。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