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开创盗墓先河的人是谁?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2-01浏览:546


我来给讲讲盗墓的历史发展吧:

盗墓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就蒙着一层神秘诡异的面纱,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很刺激很恐怖的职业。其实说白了盗贼偷的是活人的财物,而盗墓偷则是偷死人的财物。

因为这毕竟是和死人打交道,所以先不管能从中获利多少,愿意去做这个的营生的人无一不是胆大包天之徒。

那么盗墓这个概念和职业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最早的盗墓行为应该要追溯到春秋时期了,当时厚葬之风兴起,加上百姓生活方面比较困苦,所以经常有前脚埋后脚刨的事情发生。但是施行盗墓行为基本上都是民间散盗,三五一组,宗族观念比较重,都是有血缘关系的齐上阵,因为干这一行的人发的都是不义之财,不敢让外人插手。也正是我国古代王公贵族舍不得自己生前的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对于死后墓穴的高调追求,使这门“损阴德“的手艺也因此得以流传和发展。

但是如果你认为盗墓都是民间行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虽然其起源于民间,但是没有官方的推波助澜,这个职业不可能能够形成这么健全的体系,有名官盗比如伍子胥、曹操、项羽这都是干过盗墓之事的官方代表。

不过伍子胥挖坟刨墓倒不是贪图墓里的那点珠宝,他纯粹是为了泄愤,开馆鞭尸的开山鼻祖应该就是他了,以至于后世不少人效仿伍子胥。以此来羞辱墓中之人或者彰显自己的愤怒立场,我们一般把这种不贪图财宝的刨坟人称为精神类盗墓者。

而项羽和曹操之类就和伍子胥不同了,他俩属于掠夺财物,项羽当初杀入关中实行的就是三光政策。不光对活人如此,连始皇的墓冢都洗劫了一个遍。而曹操则是为了军饷,那个年头兵荒马乱的,军饷不到位谁也不愿意过那提着脑袋的日子。曹操为此还特地设立了成编制的的盗墓军团,史称”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盛行一时,汉朝时期的墓穴基本都惨遭毒手,很少有没被破坏的。这也是官盗最为鼎盛的时期了,而民盗也随之发展,唐人所作“群盗多蚊虻”,“荒冢入锄声”,“髓髅半出地”,“白骨下纵横”等诗句,也可以看出当时民间盗墓行为的普遍。

当然了从事这个行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干的,这就像刽子手、赶尸人等职业一样,人人都有点避晦。但是盗墓和其他类似职业比起来要求要高一点,不光手上活要细致,脑子里的知识储备也得跟得上,在咱们国家风水是一门学问。这墓穴的位置就是根据风水学或者葬经一类的学问而凿定的,尤其是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陵墓,盗墓贼一边自己推测一边向周围居民拐弯抹角的询问,不然凭东一榔锤西一棒子的瞎挖可找不到财宝。

而且盗墓贼的行径比较隐蔽,尤其是民间散盗,那前期工作做得可是相当的有耐心,有的开荒种地在墓穴周围种上玉米用植物的杆茎打掩护,有的在墓穴上面盖房子,在房子里从事挖掘工作。对于一些小墓穴那就比较轻松了,趁着夜晚打掩护,三五个人挖开便取,取完便走,根据时间松紧决定要不要回填坟墓。要是天色还晚那就把坟墓填好,要是天快亮快有行人路过了,那就大开大合的在那扔着,反正小墓讲究一个迅速,大墓讲究一个耐心。

民间流传下来的盗墓工具以锹、镐、铲、斧为主,照明工具基本就是蜡烛和火把,其中蜡烛是最常用的,因为火把目标比较大,容易暴露。后来南方盗墓贼开发出了”洛阳铲“这种器具,这是盗墓史上的一个飞跃,特别适合于开挖洛阳、关中地区的土层,其铲宽仅有两寸,铲体成U形半圆,铲柄可以自行拼接,根据所需长度自己加长,铲下土再一提就能把土原封不动的带上来。

再到现代官盗已经不复存在了,民盗依旧频繁的活跃着,相比于之前的人力挖掘,现在的盗墓贼甚至动用火药、电锯等热机械和电自动工具,对于古墓的破坏尤为严重,有时候甚至导致整片墓穴的塌陷,严重影响了官方考古工作的进行。

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但是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盗墓贼已经光顾于此了,大大小小的盗洞有247个,甚至有的盗洞直接打到了椁室,您说这得多大能耐?

最后咱们回到问题,盗墓这个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至于到底有多少人从事过这个行当,那可真是数都数不过来了。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